专家:中国臭氧污染治理难度不亚于PM2.5

2013年07月22日03:19  南方都市报

  南都讯 记者葛倩 实习生林鹭茜 发自贵阳 在PM2.5超标严重困扰民众生活的目前,臭氧污染也悄然呈现。昨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,多位业内顶级学者均表示,从今年5月后,具有较强季节性特点的臭氧污染在全国多城市呈现,而治理臭氧污染的难度绝不亚于当前治理PM2.5问题。

  在论坛发言中,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透露,新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在全国74个城市实施后,从今年5月开始,臭氧问题已经呈现,6月,全国多个城市均发生臭氧超标告急。

  2012年2月29日《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发布,将环境空气污染指数(API)改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(AQI),新增了细颗粒物(PM2.5)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。尽管高空中的臭氧层能起到吸收紫外线、保护地球生物圈的作用,但是低层大气中的臭氧对空气却是一种污染。

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解释,目前作为大气污染物的臭氧,指的就是地面和低空的臭氧。超标的臭氧对人体有刺激作用,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。不仅如此,高浓度的臭氧还能破坏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,加剧温室效应;降低植物的生长力,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。

  柴发合介绍,臭氧污染是季节性的,主要集中在5-10月。并且,臭氧在太阳阳光和温度较高情况下生成条件充足,因此一天中下午2-3点时臭氧浓度最高。

  对于臭氧的控制和治理,柴发合直言,“未来臭氧控制并不比目前控制PM2.5轻松,可能更艰巨,需要付出更多。”

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、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贺克斌也指出,臭氧和PM2.5是复合污染物,两者不能分开。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,尽管在污染源控制方面,PM 2.5和臭氧的前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已经有所遏制,但对臭氧而言,排放源还存在分布宽、难度大的情况。“因此下阶段的关键是,如何在减排VOC (挥发性有机化合物)方面发力”,贺克斌表示。

(原标题:中国臭氧污染已呈现治理难度不亚于PM2.5)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首都机场爆炸者曾因在广东遭遇不公上访
  • 体育东亚杯-国足1比3落后连追两球3-3日本
  • 娱乐李天一律师:轮奸还是卖淫尚不能定性
  • 财经李克强就任总理4个月后松绑贷款利率
  • 科技铁路总公司:未授权任何网站售火车票
  • 博客冀中星式自残能换来社会进步吗?
  • 读书以死抗争:文革自杀的女名人(组图)
  • 教育14岁小萝莉恋上25岁老师 10年后两人结婚